您的当前位置: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权益维护
凝心聚力添活力 服务大局勇作为
扎实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 奋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2023-05-19 00:00:00   编辑:何亚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的细胞,是工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2022年8月17日全国总工会决定在工会系统集中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随着工作不断推进,玉溪市开启了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加强县级工会工作的生动实践。

全面摸底调研精心谋划

玉溪市总工会认真学习确保“吃透上情”,并及时开展专题调研准确“吃透下情”。

我市把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纳入县级工会改革的“大盘子”统筹推进,出台《关于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部室、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需求调查制度、蹲点调研制度、工会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工作“月报告、季通报”等“四个制度”。

织密工会干部对口联系网格,明确了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蹲点调研县(市、区)总工会,共同参与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的机制。由市总工会每名机关干部、工会社会工作者联系7家基层工会,开展工会组织和职工服务需求调查;掌握工会规范化建设情况、数字工会建设情况、工会工作推进情况等,指导工作,加强联系,实现专职工会干部基层重点领域和困难薄弱领域对口联系全覆盖。

制定6个方面29条《县级工会“六项提升行动”具体工作清单》和“十个一”措施任务清单,层层压实责任。

落实县级工会主体责任,全市各县(市、区)突出以“快”字为先、以“准”字为要、以“实”字为基,紧扣五强目标,都已出台“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举措,打造特色亮点。

补齐短板弱项齐发力

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

通过全方位的调研,我们发现玉溪县级工会要承担起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履行好参与、建设、维护、教育职能,明显存在六大短板弱项。一是机关党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业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三是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不规范;四是组织建设覆盖率不高;五是阵地建设还有短板。针对以上问题,在落实好省总八大行动的过程中,玉溪致力于高质量完成“自选动作”,不断提高县级工会的服务能力。

市总工会分别于2月10日、3月10日两次召开了县级工会加强年工作会,各县(市、区)总工会主席汇报工作推进情况,共同查摆问题、交流互鉴。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艳华同志通报全市工作进展情况,提出现阶段县级工会要重点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服务阵地建设、维权制度建设,落实“一县一方案”,创造“一县一品牌”。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工作一定要往细里想,往实里查,往深里挖,落到实处。

多措并举创载体促引领

多形式创载体,以活动促宣传。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会百场宣讲进百企”系列活动,由劳模工匠、专家学者、工会干部等组成工会宣讲团,深入企业、学校、车间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宣传宣讲活动,组织“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54场次;深入开展“凝心聚力跟党走·团结奋进新征程”“中国梦·劳动美”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生动实践和鲜活典型,拍摄播放《劳动者说·我这十年》专题片60部、《新时代劳动者》10部;唱响时代主旋律,组织“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礼赞创造、表扬先进,550名劳模工匠、一线职工参加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在新征程上更好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在易门县,一座展馆、一个中心,托起了承载着易门广大职工群众的红色教育和文体活动,擦亮了易门县总工会深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文化品牌。

易门工运史馆展馆是易门县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的精品工程,已成为展示易门工运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丰富职工文化、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崭新窗口。依托工运史馆开展的红色教育活动,已有6000余人次参加,讲述着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工人故事,工人阶级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融入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心中。

易门县总工会职工活动中心的落成开放,为干部职工提供了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学习交流为一体的活动场所,无论是24小时开放的智慧书屋还是免费开放的职工健身房,都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职工的文体生活。

“我们依托‘一馆一中心’开展‘悦工学堂’‘易工悦读’‘悦芽陪伴’‘会聚悦缘’等‘四悦活动’,把‘一馆一中心四悦活动’打造成易门职工文化特色品牌,推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形化、具象化、实体化,成为全县职工群众津津乐道、热情参与的文化活动。”易门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增寿说。

易门县深挖创新职工思想引领工作,多措并举引导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精准聚焦重点强组织

“点圈面”齐发力,以建会促覆盖。为抓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四上企业”等特殊群体建会入会,我们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四上企业”党建带工建工作联系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促进“四上企业”工会组织覆盖面由47%提升到59%。根据不同职业特点,通过单独建会、联合建会、行业建会、区域建会等多种建会方式,同步实现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双覆盖 双推进”,努力把工会组织建到劳动者身边,着力构建纵横交织、条块结合的工会组织体系。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劳动者大幅增加。为此,峨山县总工会组建了全省首个以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主的联合工会。

黄云新是峨山县总工会的一名社会工作者,为最大限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他作为县工会建会入会专班成员,走访了峨山县多家新业态领域企业。

走访过程中,黄云新发现工会组织对于新业态劳动者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组织,而新业态从业人数多、分布散、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也让建会入会面临很大困难。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黄云新深入新业态企业走访,并向其耐心讲解,逐渐让企业和职工了解工会、知晓工会、认同工会,提升了建会入会意愿。

但在推进过程中,他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传统方式的建会入会已经无法满足新业态入会的需求,拓展入会渠道是关键所在。

在一次跟快递员的交谈中,黄云新意识到新业态劳动者多为年轻人,都喜欢玩手机,这让他萌生了把微信作为建会入会平台的想法。

于是,他尝试性采用“扫码入会”的方式,把“邀请函”发给各新业态劳动者,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的新业态劳动者知晓并实现入会。

对有明确劳动关系的,会籍以企业工会管理为主;对劳动关系不够明晰的,通过联合工会“周转池”,采取“先入会再分流”发挥联合工会兜底作用,确保会籍有人管、有地落,通过传统入会与“扫码入会”相结合,一张建会入会网在新业态行业里逐渐铺开。

通过扫码吸纳会员89人,分流会员12人,实现会员数据库动态管理,先后吸收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小松外卖、云滴出行网约车等16家企业的37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会员从成立之初的127名发展至328名,涵盖新业态企业17家,半年增长近100名会员。

孔祥寿是峨山的一位网约车司机,从业以来,他做到了零投诉、零违章,“跑”出了乘客满意率100%的成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孔祥寿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自我价值,展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时代风采。

“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也是比较关心我们的工作、生活,所以我也会尽自己的所能,积极为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帮助大家。”孔祥寿说。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的推进,不仅让劳动者融入工会大家庭、融入党和国家的关怀中,更是在传递一种工人力量。

竭诚服务职工担使命

聚资源重下沉,以帮扶促提升。我们重点推进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完成澄江市、新平县职工服务中心改造项目,江川区、易门县服务中心投入使用,9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乡镇职工之家示范点。探索技能提升基层化、小众化,搭建职工技能创新平台,推进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师带徒等活动。探索服务工作普惠化、精准化,打造“工惠”品牌,做实六惠服务。探索法律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开展工会百名律师进企业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探索职工文化思想性、教育性,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为提升职工服务水平,新平县打造“三位一体”多维服务职工综合体,建成工人文化宫,全力打造职工需要、服务智能、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建成仙福公司产业工人服务中心,逐步实现产业工人宜业宜居;基本建成老厂乡、戛洒镇、漠沙镇3个省级“职工之家示范点”,逐步丰富基层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新平县工人文化宫占地约3.97亩,总建筑面积3885平方米,按照不同功能区域分为六层,整合融入维权服务、帮扶救助、宣传教育、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文体活动、成果展示等综合性服务,是职工群众学习知识、培养才干,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活动场所。

“新平县工人文化宫建成后,我们有了文娱活动的地点,文化宫里面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在二楼打乒乓球是我最喜欢的活动,平时上班累了到文化宫进行活动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文化宫还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我的生活从此变得更加精彩了。工人文化宫,真正成为了我们广大职工的家!”新平县第二幼儿园职工杨艳就是文化宫的一名“忠实粉丝”。

在服务新就业形态群体方面,红塔区总工会则是探索了一条“党工共建”的新道路。

他们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职工服务阵地,创新推出暖蜂红塔“驿”家人——新就业形态群体服务项目,坚持“党工共建”打造了一家家“暖蜂驿站”。

通过驿站开展“送思想”“送政策”“送温暖”“送技能”“送服务”等活动并为新就业形态群体提供电瓶车充电、临时避雨、烘衣取暖、休息阅读、清凉避暑、饮水热饭等贴合实际需求的暖心服务,进一步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很感谢工会为我们提供了职工驿站,我们可以时不时休息一会儿,补充能量,大家的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好,十分感谢政府对我们户外劳动者的关注。”一位美团骑手表示。

目前,红塔区已完成共美家园、瑞鑫花园、万裕生态城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极中心商圈、小庙街商圈等阵地也在提档升级中。

立足地方特色树品牌

按照“一县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原则,玉溪市各县(市、区)总工会不断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强势行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会亮点工作。

为进一步展示聂耳故乡、花灯之乡、云烟之乡新形象,红塔区打造了“工会+文旅”的精品疗休养线路,形成红塔人游红塔宣传家乡的良好氛围,与文旅局联合开展“走进文化课堂、工会活动游红塔”活动,通过打造高古楼下话文脉、州城漫游忆古城、第一村里赏民俗等7条以周末游、一日游,百元游为主的线路,提升红塔区旅游市场活力。

江川区围绕青铜文化产业发展,组织铜器、泥瓦等行业50余名职工(工匠)代表举办职工(工匠)讲堂,发挥13名铜器工匠传帮带作用,引领手工铜器加工户85户、铜器个体工商户52户,形成了工艺品、生活用品两大类上千种产品,不断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打赢抚仙湖保护治理攻坚战,澄江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移民产业工人队伍数据库,广泛开展生态移民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各类生态移民取证培训2014人次,优化培训工种结构,开展电商运营、信息物流、健康养老、家政护理等工种培训16317人次,推进生态移民向产业工人转变。

玉溪市总工会始终把加强县级工会工作作为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和夯实工会基层基础的关键环节,努力发挥工会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工会整体工作水平。下一步,玉溪市总工会将准确把握全总、省总提出的专项工作“一二三四五”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指导帮助县级工会建强机制、做实基层、惠及职工,促进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强起来”,让县级工会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夯实党联系服务广大职工群众的组织基础,努力把县级工会打造成工会组织体系的坚强堡垒。

(玉溪市总工会办公室 殷梦苑)

【打印】【关闭

玉溪市总工会 主办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玉溪市总工会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100042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