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秉俊(左一)在工作中。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学兴 漆海军 文/图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罗秉俊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参会并接受表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元江县,了解这位让中国的芦荟高级原料加工技术一跃迈入世界领先水平,用科技创新诠释使命担当的新时代劳动者。
近段时间,在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绿公司”)的全新智能车间,由罗秉俊带领的团队正在对芦荟苷提取设备进行技改。芦荟苷是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调节免疫力、润肠通便等作用,广泛用于护肤品、药物和保健品中。传统的芦荟苷提取依赖于乙醇溶剂,成本高昂且对生产车间安全等级要求严苛。罗秉俊团队创新研发水提工艺,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将提取纯度提升到40%以上,但他仍不满足。“我们如果能通过水提把它提到70%以上,那这个技术在国内或者是国际上,都是比较领先的。”对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的精益求精,一直是罗秉俊追求的目标。
20世纪末,全球的芦荟精深加工技术基本掌握在一些国际公司手中,我国对芦荟产品的提纯加工技术研究一片空白。2000年,26岁的罗秉俊进入万绿公司,从事芦荟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工作。当时的万绿公司,只有一个3亩不到的厂院和两栋小厂房,生产设备也简陋到仅有手工操作的清洗机外加一台烘干机,技术研发更是无从谈起。但罗秉俊没有气馁,他从零开始,组建了一支6人的科研团队,建起一个分析检测中心,成立了国内首个专业从事芦荟精深加工的研发团队。
万事开头难。工作之初,人员缺乏,检验设备不足,没有资料可供参考,罗秉俊就带领研发团队基地、工厂两头跑,每天从早到晚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持续进行产品检测和研发。一年后,在毫无生产加工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罗秉俊带领团队建成芦荟丁、芦荟汁两条生产线,迈出了芦荟产业化发展步伐。
2006年至2008年,由罗秉俊起草的中国化妆品用芦荟制品和食品原料用芦荟制品两个行业标准相继出台。“国内终于有了自己的芦荟高级工业原料生产统一标准,而我们成了国内标准的制定者和行业领军企业,这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费!”谈起技术创新成果,罗秉俊很是开心。
长期以来,芦荟鲜汁中的高纯度乙酰化多糖提取技术,一直是困扰国际芦荟行业的一项技术瓶颈,常规芦荟的乙酰化多糖只能达到10%左右的纯度,但要用到药品里,纯度至少要达到80%。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带头人,罗秉俊带领研发团队迎难而上,挑战这一全新高度。伴随着几百个日夜的潜精研思和无数次的失败与重来,终于,分级提取高纯度芦荟乙酰化多糖技术研发成功,提纯浓度高于80%,从此破解了国际芦荟行业的技术瓶颈,也让中国的芦荟高级原料加工技术一跃迈入世界领先水平。“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家,用于高端药品或化妆品。这项技术的研发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解决了一直以来芦荟乙酰化多糖在市场上只能达到10%的问题,而我们做到了80%。二是变废为宝,提升了工厂的效益。”提起这些,罗秉俊满脸自豪。
深耕芦荟产业25年,罗秉俊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岭工匠”“兴玉技能大师”,领衔2个省级创新工作室。主导起草了两项行业标准,获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如今,他依然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持续领跑,获评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这对他来说是激励,更是鞭策。“我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获得的荣誉,是对我工作的一种信任和鼓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也做好年轻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为中国芦荟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继续领先世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